藤甲兵既然那么厉害 诸葛亮为何不组建藤甲兵
今天,奇闻奇网的小编带大家领略一段历史中的传奇故事,那就是关于火烧藤甲兵与孟获归附的战役。
在那个时代,为了北伐的成功,消除后顾之忧,南蛮的归附显得尤为关键。而其中,藤甲军的出现成为了关键的一战。大家都知道,藤甲兵在三国演义中可是孟获麾下的乌戈国的精锐之师,他们的藤甲既坚硬到刀枪不入,又轻便到可以划水而行。那么,为何诸葛亮后来没有重建这支藤甲军,以助北伐呢?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
藤甲的制造并不容易,难以普及。想象一下,如果藤甲真的如此神奇,为何南蛮的军队没有全面装备藤甲,而仅仅是一小部分呢?这不禁让人猜测,藤甲的制作工艺复杂,难以大规模生产。这也就导致了藤甲兵的数量有限,无法成为南蛮的决定性力量。一旦藤甲兵有所损失,恐怕很难及时补充,重建的难度极大。
藤甲军属于南蛮的军队。诸葛亮七擒孟获,目的是为了让南蛮归心。如果要组建大规模的藤甲军,必然需要大量进贡藤甲。但这样的军队如果只有一两千人,对于北伐的作用恐怕有限。短时间内提供足够装备万人的藤甲,可能会引发南蛮的反感。
藤甲兵的实际用处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神奇。防火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却极其困难。在野战中,火箭等武器虽然不能完全消灭藤甲军,但要击退他们却相对容易。而且,北伐多是攻坚之战,藤甲虽然对刀剑有着较强的防御力,但在攻城战中,对于檑木、砲石、滚油等攻击却缺乏有效的防御手段。
藤甲军更像是一支特种部队,只能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发挥其作用。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只能出其不意地获胜一两次,难以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负。再加上其制作困难,因此专门打造一支藤甲军并不划算,也没有必要。诸葛亮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战术上,更体现在对战争全局的把握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