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温度会下降吗 中子星最后会完全的冷却下
中子星,这些表面温度极端高的星体,其温度可高达千亿摄氏度,低的也有几十万摄氏度。它们是否会像宇宙中的其他天体一样经历冷却的过程呢?答案是肯定的。就像宇宙最终会走向热寂一样,中子星也会在极其漫长的时间过程中逐渐冷却。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完全冷却的中子星几乎不存在。为什么呢?这涉及到恒星演化的奥秘。
恒星是否能演变为白矮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质量。质量过大的恒星并不会朝着白矮星的方向演化,只有那些中等质量的恒星才有可能演变为白矮星。以我们的太阳为例,几十亿年后,它将会逐渐演变为白矮星。成为白矮星后的太阳,虽然仍然能继续向外辐射热量,发出微弱的光,但相对于现在,其强度大大减弱了。
在这个过程中,白矮星内部由于自身巨大质量产生的引力仍然是活跃的。继续辐射的过程中,这个碳球将消耗掉自身2%的质量,然后它将不再发热也不发光,这时它就不再是白矮星,而是成为了一颗黑矮星。
也有科学家提出,如果不吸收物质和能量的黑洞通过霍金辐射的衰变变成中子星,再进一步衰变成白矮星,最终也会变成黑矮星。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极其漫长。单从白矮星到黑矮星的衰变演化阶段就至少需要200亿年,而宇宙的年龄至今不过137亿年,因此在宇宙中至今没有发现黑矮星的存在。
白矮星以其体积小、亮度低、质量大、密度高的特征著称。以天狼星的伴星为例,其体积虽然类似地球,但重量却差不多和太阳一样重,每立方厘米重达1000万吨左右。由于没有热核反应为单星系统提供能量,白矮星一边发光,温度一边降低。经过100亿年的漫长岁月,白矮星将停止辐射,其躯体会变成硬度超过钻石的巨大晶体——黑矮星。
黑矮星这一名词听起来与黑洞有关。但当白矮星失去光泽变成黑矮星时,它就像踏入了死亡期,最终成为宇宙中一堆星际垃圾,消失在宇宙空间中。这样的情况与黑洞的吞噬无异,因此有些学者认为黑矮星最终可能会归入黑洞的内部。目前银河系中已经发现的白矮星达到448颗,它们终将死去并转变为黑矮星。这些巨大的晶体甚至比钻石还要坚硬无比地漂浮在宇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