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天文学家称银河系中黑洞数量达20多个
黑洞的神秘面纱:存在的证据与宇宙的奥秘
近日,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携手北京古观象台举办了一场科技咖啡馆活动,聚焦黑洞的奥秘。活动现场,英国杜伦大学天文学系主任马丁·伍德教授分享了他对黑洞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观测经验。
伍德教授提出一个惊人的预测:通过对银河系中不发光物体的观察与测量,我们发现存在超过20个质量超过太阳质量三倍的黑洞。自2000年以来,他在黑洞、银河系外星系和恒星形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他表示,黑洞的形成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质量巨大的恒星爆炸后形成黑洞,二是两个天体合并后诞生黑洞。这些黑洞可分为两类:小型黑洞质量相当于太阳的3至50倍,而大型黑洞则达到百万至十亿倍太阳质量。
伍德教授将黑洞比作极限运动,形象地描述了其独特性。光线在黑洞周围会发生弯曲,当黑洞质量足够大时,甚至能完全吸收光线。由于黑洞的吸引力极强,只有光速才能逃脱其掌控,这也是我们为何称之为“黑洞”的原因。那么,如何证明黑洞的存在呢?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黑洞本身,但可以通过观测黑洞周围的现象和物质来推断其存在。
当普通恒星物质靠近黑洞时,黑洞会发热并发出X射线。科学家正是通过探测这些X射线来观测黑洞的存在。当一颗普通恒星经过黑洞附近时,会阻挡黑洞发出的X射线,通过观察这种现象,我们还可以发现黑洞的轨道,并测量其质量。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确认了银河系核心部分存在一个大型黑洞,其质量达到数百万倍太阳质量。
伍德教授认为,类似的大型黑洞很可能存在于宇宙的其他地方。他甚至推测,在时间起点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黑洞,它像宇宙的种子一样,孕育出不同的星系,并决定这些星系的演化方式。
伍德教授提到,宇宙中有75%的部分由未知的黑色能量构成,而我们所看到的普通物质仅占很小一部分。他鼓励年轻人从事物理和天文学研究,继续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要了解现在的存在,我们必须追溯时间的起点。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言,要预知未来,就必须研究过去。黑洞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宇宙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