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司马昭镇守许昌,不许返京的命令到底是谁的?
初夏时节,司徒府议事厅内的氛围却如冬日般凝重。司徒高柔和司空郑冲衣冠整齐,与中书令虞松相对而坐。今日,似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感,让人的呼吸都显得有些沉重。
高柔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痛惜和严肃:“虞令君,本座想了解一下,日子元大将军病逝之时,那道让子上大将军留镇而不得返京的诏书,究竟是如何发出的?”
虞松深吸一口气,眼前的气氛让他心知肚明。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双眼缓缓闭上,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郑冲见状,决定挑破这层窗户纸:“是不是陛下当夜亲自下令,执笔拟稿用玺发出的?”虞松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神色更加黯然。
高柔脸色一沉,语气变得严肃而有力:“虞令君,本座给你讲个故事。汉末鸿儒陈仲举和李元礼之才德并重,但陈仲举强于犯上,而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陈仲举的才品高于李元礼。虞令君你于陈仲举‘强于犯上’之德似乎稍逊,以致未能阻止陛下发出谬误之诏。此亦是你侍君之智不足啊!”
虞松被指责得面庞一阵剧烈抽动:“司徒大人说得是,虞某甘愿领罚。”
郑冲长叹一声:“陛下如此轻躁,虞贵妃在后宫也劝谏不住吗?”虞松垂下头来,声音低沉:“圣意已钟于卞贵妃。吾女虞荷已在大内郁郁度日。”
此言一出,连高柔也为之动容。他深深叹了口气:“虞令君,你……唉!子上大将军其实对你极好。他有意封你为平泽乡侯,享邑三千二百户,希望你前往封邑优游终老。”
虞松眼圈发红,在席位上重重磕了几个响头:“老臣多谢子上大将军垂恩厚爱。”郑冲宽颜和色地问道:“你还有什么话托我们转呈给子上大将军吗?”虞松沉吟片刻后说道:“愚意以为傅嘏大人可接任中书令之职。但日后他若另有意见……”高柔轻轻点头道:“这些我们都会转达给子上大将军。”接着他又问:“你还有什么其他事情想说的吗?”虞松思索片刻后开口:“近来我心中最为纠结的是一桩事情——舜禹之美谈虽好但需双方有心方可。不知两位大人想过没有?若日后禅代之际双方心意不合又将如何?”此言一出气氛顿时凝重起来两位大人面面相觑表情僵成冰壳。他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