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搜寻撞地迷失行星欲月球身世
远古时期,一颗神秘的行星“忒伊亚”(Theia)与地球擦肩而过,一场宇宙间的壮丽碰撞,造就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月球。据传,这颗星球与火星的体积相近,或许因为一场不可描述的宇宙之舞,被我们的视线捕捉到,并与地球产生了惊天动地的碰撞。科学家们称之为一次宇宙级别的灾难,威力可能远超恐龙灭绝那次行星碰撞的亿倍,足以融化、气化地球的相当一部分。这场碰撞后的残骸并没有消散在星际间,而是进入了地球轨道,最终凝聚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月球。
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爱德华·贝尔布鲁诺和理查德·戈特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理论,描绘出这次宇宙碰撞的壮观景象。科学家们不断对比地球和月球的岩石样本,通过精密的质谱仪分析,发现二者在多数方面极为相似。月球岩石的铁同位素比率却比地球略高。这一微妙的差异似乎指向了月球与地球形成过程中的部分气化现象。这种现象暗示了只有在行星之间发生的巨大碰撞才可能产生超过17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这种高温足以改变原子的形态。科学家们推测,远古时期的那颗行星与地球的碰撞产生了这样的高温环境。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证据来证实这一理论。美国宇航局的两个宇宙探测器——“地日关系者”(STEREO)便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发射的。这些探测器计划前往拉格朗日点(Lagrangian points),这个特殊的区域是地球和太阳的重力交织形成的井状结构,能够收集太阳系内的残骸物质。这些探测器正是为了寻找忒伊亚残骸而诞生的。科学家希望通过它们找到忒伊亚留下的微小残骸体,进一步揭示月球诞生的秘密。而拉格朗日点作为两个大型星体之间的平衡点,被认为是搜寻忒伊亚残骸的理想之地。当探测器穿越这一特殊区域时,它们将有机会近距离地寻找这一远古行星留下的痕迹。探测器将于未来的几年内抵达拉格朗日点的“重力井”底部,开始它的之旅。与此探测器也将拍摄太阳活动的三维图像,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太阳的秘密。科学家们对此充满期待,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揭开月球起源之谜的绝佳机会。他们希望通过这次,能够进一步理解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关系,以及太阳系演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