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现明清古墓,墓主身份揭晓,历史遗产珍贵展现
重现明清辉煌:神秘古墓的发掘之旅
在佛山市三水的一座建筑工地,一段历史的记忆在尘封中意外重现。当工人们挥动铲子的那一刻,一座深埋地下的古墓渐渐浮出水面。
这座古墓位于佛山市三水西南新华路与环城路的交界处,一座曾经的医院施工工地上。工人们在挖掘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两块木棺椁盖板,立刻引起了重视。接到报告的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
经过广东省相关专家的初步鉴定,这座古墓属于明清时期。古墓的特点在于其墓室和棺材的厚实,这在明清古墓的挖掘中极为罕见。古墓共分为三层,最外面那层是由沙、石灰和糯米浆混合而成的灰沙层,经过层层夯打筑成坚实的外椁。第二层则是精巧的木制棺椁,采用隼铆结构制作。
在挖掘过程中,工人们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古墓的坚硬程度超乎想象,铲车无法挖掘,最后动用电钻才穿透。施工现场一度被封锁,以确保文物不受破坏。最终,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一具明代女尸被成功发掘出来。
这具女尸在时隔400多年后重见天日,令人惊叹的是,除了墓主的骨架、梳理整齐的头发、木质发簪和衣物上残留的金丝线外,并无其他陪葬品。这与明代的“厚养薄葬”习俗有关。女尸的牙齿磨损程度和骨骼特征显示,她可能是一个30岁左右、身高约1.56米的大户之女。
目前,这座古墓的发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广东省药学院对古尸进行了处理,主要包括防腐消毒、脱脂脱水以及用硅橡胶单体保存古尸原貌。这座古墓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和文物保护的宣传具有重要意义。
这座神秘古墓的发掘之旅,让我们再次见证了历史的辉煌。虽然时光已经流逝了数百年,但历史的记忆仍然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座古墓不仅是一具尸体的安息之地,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历史的丰富和多样,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