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惠宗李秉常在为举措有哪些?如何评价?
李秉常,毅宗李谅祚的长子,生于1061年,逝世于1086年,享年26岁。他的母亲是恭肃章宪皇后梁氏。在他年仅八岁的时候,毅宗病逝,他继位成为西夏的国王,共在位十九年。他的年号历经乾道、天赐礼盛国庆、大安、天安礼定等时期。
李秉常继位之初,年仅幼稚,政权被母亲梁氏掌握。梁氏摄政期间,任用其弟乙埋为国相,将国政全权委托给他。乙埋在朝廷中的行为引起了贵族子弟的不满,他们不满乙埋专权,更不满梁氏恢复蕃礼以巩固自身地位的手段。这种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宫廷政变的爆发。
梁氏在毅宗时期就已展现出其专权的倾向。她对外用兵,欲借军事之名转移其与党项贵族之间的矛盾。年,梁氏请求恢复夏国之蕃礼,这一举动引发了宋朝和西夏国内臣民的不满。梁氏一意孤行,对内对外手段更加严酷。她甚至发动了一系列对宋朝的战争,虽然互有胜负,但却大大加深了西夏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1076年,李秉常开始亲政,面临着来自母党梁氏集团的巨大阻力。尽管他试图取消蕃礼、恢复汉礼,但遭到了母党势力的强烈反对。实际上,这背后是激烈的权力斗争的反映。李秉常试图与宋朝结好,以削弱梁氏的势力,然而这一计划却被梁氏得知,导致他失去了皇位。
宋神宗看到机会来临,调集大军进攻西夏。在五路围攻之下,夏兵纷纷弃城而逃。然而梁氏太后采纳将领意见,调集精兵进行反击。虽然西夏在灵州、永乐两次战役中获胜,但也元气大伤。梁氏太后只好让李秉常复位以缓和国内矛盾,但国政仍然掌握在她手中。她一方面向宋朝称臣纳贡,另一方面继续对宋边地进行攻掠。
李秉常的一生庸碌无为,最终于1086年抑郁而死,年仅26岁。他被葬于献陵,谥号为康靖皇帝,庙号惠宗。其子李乾顺继位,成为崇宗。尽管李秉曾在位期间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的生平经历仍值得人们去深入了解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