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个平民要怎么做才能见到皇帝?
在古代,一个平民要想主动见到皇帝,可谓是难上加难。若是皇帝有意想见到平民,那便有机会得以“面君”。
以众所周知的“千叟宴”为例,其实这一盛事并非只存在于乾隆时期,历史上共举办过四次。每次的标准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年纪较大且无犯罪记录的老人,有机会受到皇帝的邀请,共同饮酒吃饭。这份“殊荣”并非轻易可得。皇帝不会亲自到百姓家中陪伴饮酒,而是需要老人前往京城。虽然官府可能会报销路费,但旅途劳顿,身体能否承受得住仍是未知数。据说,“千叟宴”后有许多老人因劳累过度而丧生。这样的“见皇帝”,你是否愿意呢?
再谈北宋末年,市民经济繁荣,东京的商业十分发达。当时的皇帝宋徽宗是一个颇具艺术气息的人,相传他与民间交往密切。除了与百姓的交往外,宋徽宗也喜欢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风采。开封城外的金明池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原本是为了水军演练而修建。但从中期开始,金明池定期举行水军竞渡,逐渐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并且,这个皇家园林每年定期开放,允许百姓进入游览。
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想要近距离接触皇帝,便无需舟车劳顿,只需前往城外的金明池抢占一个好位置即可。在金明池举行的盛大仪式上,宋徽宗曾特意安排侍从推着他的玉辂,前后左右回旋三次,让军民士庶人等可以在更近距离看清他的容貌。这一回旋还有专门的名称,叫“鹁鸪旋”。与皇帝的亲近接触并非全是幸运之事。就在两年之后,金军大举南犯;三年之后,更是发生了令人蒙羞的事件。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与皇帝见面的“殊荣”也无法保障个人的安全。
在这两个历史背景下,无论是通过“千叟宴”还是金明池的仪式,平民与皇帝的接触都是有限的。皇帝与百姓的交往并非简单的面对面交流,而是充满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这样的机会虽然难得,但也并非简单的幸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