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官员选拔中,张昌仪为何把所有姓薛的都录
权力笼罩下的洛阳政坛——张昌仪与薛氏候补官员的偶然命运
在昔日洛阳政坛的繁华背后,张昌仪与他的兄弟权倾朝野,仿佛成为了朝廷的阴影。身为洛阳令的弟弟张昌仪,因其显赫的家世背景,走门路请别人办私事,无人敢不听从。一次早朝间,一场涉及权力的偶然事件改变了众多候补官员的命运。
据《资治通鉴》记载,一位姓薛的候补官员为了求官,向张昌仪行贿50两黄金及个人简历。张昌仪欣然收下贿金,并将此简历交给了负责选用官员的天官侍郎张锡,希望他能给予薛某职务任命。然而几天后,张锡不慎将简历丢失,面对张昌仪的责问,他焦急地寻找这位行贿者的信息。面对众多姓薛的候补官员,张昌仪的回答显得有些随意:“只要姓薛的,都给个官就是了。”这一指令使得所有姓薛的候补官员都得以一步登天。
对于这六十多名薛姓候补官员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对他们人生的戏剧性转折。他们通过偶然的方式摆脱了长期的候补身份,正式成为了朝廷的一员。但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专制政体下官场的现实。虽然朝廷有明确的官员选拔和任命制度,但在权力面前,这些制度往往只是一种摆设。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进入官场、获得机会的并不是他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他的背景、经济实力以及与当权者的关系。就如这些薛姓候补官员一样,他们因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
这些薛姓候补官员的“被正式”,看似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好运,但实际上在权力面前,这是必然的。因为在人治社会里,官场的运转并不完全依赖于制度,而更多地受到权力的影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要想在官场获得一席之地,仍需依赖偶然、意外和戏剧性的事件。这场事件虽具有偶然性,却也是权力笼罩下官场的真实写照。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但真正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进入这个圈子的资格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