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北电表演学院首届国际班创新教学硕果累累
近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黑匣子剧场举办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声乐教学汇报音乐会,集中展示了表演学院在声乐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影视歌曲与民族歌剧的融合。
当日,最大的亮点来自表演学院2016级首届表演国际本科班的同学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们,经过一年的声乐训练,成功将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片段搬上了舞台。其中,《再别康桥》、《洪湖赤卫队》等作品,将中国民族文化、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融为一体,完美呈现。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演出不同于以往的集体演唱,每位同学都独立承担了一个角色的表演,这无疑是一次极具挑战的教学实践。
演出结束后,表演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本次教学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李博老师在国际班的教学成果和创新精神表示赞赏。他们鼓励青年教师要勇于、敢于改革,敢于创新。
李博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分,她表示非常感激学院领导的信任,让她承担首届国际班的声乐教学工作。在和学生们相处的这一年里,她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骄傲。
据了解,这次汇报演出是李博老师国际班的第四次声乐创新性教学实践。她巧妙地将世界三大先进音乐教学体系与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相结合,将声乐和表演有机融合。尤其是情景表演唱的形式,将中国民族歌曲与舞蹈完美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班的同学们在李博老师的带领下组建了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合唱团,在《2016“让世界看见你的声音”电视合唱大赛》中获得了金奖,并包揽了多个奖项。在国际班的同学们也在北京电影学院第十四届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演出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国际班同学,他们表示虽然刚开始接触中国民族歌剧时存在理解和差异上的挑战,但在老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练习中逐渐感受到了这种艺术的独特魅力。他们不仅学到了歌唱技巧,还学到了各种中国音乐文化。李博老师的亲和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倍感愉快。
这场声乐教学汇报音乐会不仅展示了表演学院在声乐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也展示了国际班同学们的才华和潜力。他们的精彩演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们跟随李博老师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李博老师不仅教授我们声乐技巧,还引导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她以严谨的态度和严格要求,使我们不断进步,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为拥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无比幸运。
来自加拿大的李源冰同学,在饰演《再别康桥》中的林徽因角色时,起初对中国民族文化并不了解,但经过李博老师的辅导,她逐渐融入其中。通过一年的声乐训练,她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气息运用,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李博老师以她可爱的性格和贴心的关怀,赢得了学生们的敬爱。她关心每一个学生,像朋友一样与我们交流,鼓励我们不断前行。
来自美国的尼同学,在饰演徐志摩角色后,对徐志摩的生平经历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识到,唱歌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情感的传达。经过一年的声乐学习,他的进步令人瞩目。在李博老师的指导下,他不仅掌握了民族唱法,还学会了如何演绎民族歌剧。李博老师的教学方式独具特色,她鼓励我们将表演与唱歌相结合,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李博老师的性格随和,与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她的课堂充满欢乐与温馨,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她的活泼开朗,带给我们无尽的乐趣和回忆。我们珍惜与李博老师相处的每一刻,感谢她的付出和教导。
李博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声乐老师,更是一位引领我们中国文化、传承民族音乐的导师。在她的指导下,我们不仅提高了声乐技巧,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回忆。感谢李博老师,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