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兴债事件始末(广发银行侨兴债事件始末)
回溯侨兴债事件,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中国侨兴集团董事长孙宏斌在2015年那场引人注目的收购。孙宏斌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高科技公司futuresource,一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这场看似光鲜的交易却似乎给侨兴集团带来了厄运,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仅仅一年后,侨兴集团因种种原因宣告破产重组,并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尽管孙宏斌接手公司后继续施展身手,在今年一月以高达15.5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天津星耀的80%股权,但显然,这一举措并未能扭转乾坤。
新京报的陈鹏记者报道,继广发银行之后,“侨兴债”事件中的其他金融机构也受到了严厉处罚。银监会于12月29日发布的通告指出,已依法对涉及此案的13家出资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没金额总计达到惊人的13.41亿元。这些出资机构包括了多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其中,违法所得被没收6.61亿元,并等额外处以罚款6.61亿元,其他违规罚款累计达到1930万元。至此,针对侨兴债违规担保案件的罚款总额已经超过20亿。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事件中的45名责任人也没有逃脱责任追究。银监会对于这些出资机构的责任人做出了严厉的行政处罚:取消6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另外3人在一定期限内甚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而对于剩下的36名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则给予警告以及经济处罚。
在通报部分处罚结果的背景下,银监会再次强调这些机构的违规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银监会表示,只有依法严惩才能令其深刻吸取教训。这些出资机构的问题在于过于追求业务规模和速度,却忽视了实质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他们未能深入了解客户情况、未能穿透管理风险、资金损失数额巨大。他们利用同业保函等协议作为风险兜底的手段,严重违反监管规定。在创新的名义下,他们拉长融资链条、推高金融杠杆,加剧了市场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