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作为一个危害国家为祸人民的人 他为什么能深受明熹宗宠幸
明朝的太监魏忠贤:如何赢得皇帝的宠幸与掌控大权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魏忠贤这位大太监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在明熹宗时期权倾朝野,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九千九百岁”,其影响力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魏忠贤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并掌控大权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魏忠贤的背景。魏忠贤,字完吾,出生于公元1568年,去世于公元1627年,是明朝末期的一位著名宦官。他原名未知,在出任司礼秉笔太监后,更名为魏忠贤。
魏忠贤能在明熹宗时期崛起,成为权倾朝野的人物,与明熹宗皇帝的宠幸密不可分。那么,为什么明熹宗会如此宠幸魏忠贤呢?这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明熹宗皇帝对木工活计的热爱超过了朝政。他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专研各种制作工艺,如制作仿乾清宫的缩小版宫殿、设计精致奇巧的木榻床等。他的木工手艺确实非常出色,流传至今的明熹宗制作的木工活计仍然令人惊叹。这种爱好使得魏忠贤有了可乘之机,因为魏忠贤懂得如何称赞明熹宗的手艺,从而赢得了皇帝的欢心。
魏忠贤本身具有狡诈异常的特点。他看明熹宗喜好工匠活,便每每在皇帝完成一项活计后大加称赞,满足了皇帝的虚荣心。而且,魏忠贤能够把握时机,在皇帝专注于木工的时候前去奏事,使得皇帝对他言听计从。这样,国家大权逐渐落入了魏忠贤手中。
魏忠贤还得到了明熹宗的奶妈客氏的帮助。客氏是从小照顾明熹宗长大的,与明熹宗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魏忠贤与客氏结为“夫妻”后,客氏在宫中处处帮助魏忠贤,使得他在宫中的权势日益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魏忠贤并非从小入宫的太监。他之前是一个有点武功的混混,家境贫穷的他在喜好中经常输钱,最后为了逃避债务而选择入宫。当时的太监权势很大,魏忠贤入宫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机遇,逐渐攀升至权力的巅峰。
魏忠贤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并掌控大权,一方面是因为他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懂得如何讨得皇帝的欢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狡诈和机遇。但无论如何,魏忠贤的崛起都深刻地影响了明朝的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