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输排水管布置巧妙 竟然领先西方1700年
商代,那个没有史官直接记录的时代,笼罩在神秘的迷雾之中。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我们逐渐揭开了这个时代的神秘面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商代的输排水设施竟然如此发达,展现了古人无与伦比的智慧。
一、商代的水沟与护城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商代城邑人口的繁荣,对用水和排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专家推测,仅安阳殷墟、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三座都城,总人口就多达30万。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压力下,商朝人是如何解决用水和排水问题的呢?
考古发掘表明,商代的水井遗址众多,井水为人们的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来源。在偃师商城等多个商古遗址中,都发现了人工挖掘的水沟。这些水沟巧妙布局,绝大多数为护城河。这些护城河不仅具有战略意义,可以抵挡外敌,平时还可以提供饮水、洗漱之用,同时充当排水沟,实现多重功能。
以郑州古城为例,其护城河总长度至少1000米,土方量巨大,可见商代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工程技术。这些护城河的建设,无疑是商代输排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商代的石砌水道
商代的石砌水道令人叹为观止。在古罗马之前,商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石头砌筑水道,用于供水与排水。偃师古城留下了大量的石砌水渠,这些水渠不仅供城内饮用,还用于灌溉。
负责供水的水渠以石板铺底,有效防止流水下渗,保证水渠的畅通。而负责排水的水渠则更为精巧,不仅用石板垫底防止污水渗入土中、污染土壤,还用石板覆盖以美观。这些石砌水道的建设,充分展示了商代人的智慧与技艺。
三、陶制水管与三通管
相较于古罗马的铅管供水设施,商代的陶制水管更加令人赞叹。商代人深知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选择了陶制水管,而非有毒的铅管。在安阳殷墟出土的陶制水管制作精巧、外观平整。这些陶管采用插扣式连接,一端小、一端大,能够延长水管长度并实现90°转弯。
商代的输排水设施展现了古人无与伦比的智慧与技艺。从人工挖掘的水沟、石砌水道到陶制水管与三通管,无不体现了商代人的创新精神与卓越技艺。这些设施的发现,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与才能充满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