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什么意思-秋分时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秋分时节来临,它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许多年轻人或许略知一二,但未必深入了解其深意。在这个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日照时间缩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秋冬季节的交替。那么,秋分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义?我们又该在日常生活里注意些什么呢?
1. 秋分
秋分,这是一个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的时刻,也是全球昼夜等长的时刻。在春分之后,秋分之前,我们北半球的白天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增长。今年的秋分恰好在农历八月十四,也就是中秋节的前一天。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起,每年的秋分都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专属节日。秋分之名,寓意着秋季的中间点,代表着阴阳相半、昼夜平分。
2. 秋分穿衣
随着秋分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一场秋雨一场寒”成为了这个时节的真实写照。在穿衣上,我们需要注意保暖。对于那些早出晚归的人来说,早晨出门时可能觉得寒冷,中午却可能感到炎热。这就需要我们在衣物选择上有所考虑。虽然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秋天的衣物添加不宜过早过多,要适当锻炼自己的耐寒能力。“秋冻”并非要我们像夏天那样穿着短袖受寒。面对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的情况,我们需要适时增加或更换衣物。衬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单穿也可以打底,方便穿脱以适应不同温度。
3. 秋分饮食
秋季干燥,饮食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温润的食物,如莲藕、柑橘、苹果、葡萄、百合、银耳、芝麻、糯米、核桃等。虽然水果在秋季被大力推荐,但也不能过量食用。过饱容易导致肠胃积滞,对于脾胃不佳的人来说,过量吃水果还可能加重病情。除了水果,蔬菜同样重要。如果无法确定某种蔬菜的具体功效,可以按照季节来食用,秋天是蔬菜的收获季节,选择应季的蔬菜较为稳妥。想要进补的人也要注意适量,并非越贵越好,过量进补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秋分时节还要早睡早起。夜晚寒气重,晚睡容易受寒。建议坚持锻炼身体,但在身体发热之前要注意保暖。运动和饮食一样,都要适量,过量都会造成伤害。让我们在秋分的时节,注重生活细节,关爱自己,享受这美好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