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天可汗李世民的前世今生
昭陵六骏:唐太宗的忠诚伙伴与荣耀象征
昭陵,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不仅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更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帝王陵墓。每当提及此陵,人们总会联想到那些陪伴唐太宗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忠诚伙伴——昭陵六骏。
或许大多数人只知道唐太宗在生前特别珍视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并嘱其带入墓中。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特意遗命以六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那么,这六匹马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六匹骏马各具特色,它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及拳毛缠。白蹄乌,一匹纯黑色战马,四蹄如雪;特勒骠,毛色黄里透白,矫健有力。
公元619年,在与宋金刚的激战中,唐太宗乘骑特勒骠勇闯敌阵,为唐军收复太原及山西大片土地立下汗马功劳。飒露紫,一匹纯紫色骏马,曾在与王世充的军队对决时,随唐太宗冲锋陷阵,虽身中数箭,仍如飞燕般疾驰。
青骓是一匹苍白色杂毛马,在虎牢关之战中,身中五箭,仍随唐太宗冲锋陷阵,为唐军胜利立下赫赫战功。什伐赤,纯赤色马,在洛阳和虎牢关之战中,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凌空飞驰,英勇无比。拳毛缠虽毛色独特,但矫捷善走,在战斗中屡立战功。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有一套识别良马的本领。在虎牢关战役中,他曾一眼识出窦建德军中的一匹御马为真正的良马,并将其擒获,命名为黄骠骢。晚年,唐太宗仍带着这匹马上阵,可惜途中马儿不幸离世。这令唐太宗悲痛欲绝,命乐工创作《黄骢叠曲》以慰情怀。
突厥骨利曾向唐朝贡献百匹良马,其中十匹尤为矫骏。唐太宗亲赐它们“十骥”称号,并给它们起了富有诗意的名字。他对这些骏马的评价也是精妙绝伦。
承继帝位后,唐太宗在宫中修建马苑,专门驯养自己心爱的良马。可见其爱马之情深。一次,他特别喜欢的一匹骏马突然死亡让他倍感痛惜。但这六匹骏马与他并肩作战的岁月将永远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篇章被后人铭记。
昭陵六骏不仅是唐太宗的荣耀象征更是他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忆。这些忠诚伙伴与他共同见证了唐朝的辉煌岁月也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