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王爷们怎么创收-多生孩子竟能多领俸禄
在明朝的开国初期,一位帝王对于功臣的册封尚未完成,便急切地将他的所有儿子册封为亲王。即便他最小的儿子当时只有一岁,也未能幸免。这位帝王对于皇族子孙的宠爱可谓无微不至。他不仅赋予了皇族特殊的地位,使他们不受普通法律的约束,也不归当地官府管理。诸王的府邸、服饰和军骑之盛,仅次于天子,公侯大臣见了皆需伏地参拜。
在官员的俸禄标准上,大明王朝似乎为官员们制定了历史上最低的标准,而对皇子尤其是亲王则是极其优厚。一旦皇子被封为亲王,其年俸高达万石,几乎是最高官员的七倍,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赏赐。为了让后代们充分享受幸福,这位帝王甚至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从十岁起,每一个皇族后代都可以享受俸禄,结婚时发放房屋、冠服和婚礼费用,甚至死后还有丰厚的丧葬费。
这位帝王的皇族政策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他希望通过藩王掌握军队来保卫朱家天下的安全,然而这一设想却导致了自永乐年间起的一系列亲王引兵作乱的事件。为了弥补这一漏洞,后代皇帝们不得不强化对皇族特别是藩王的控制。到了明朝的中后期,这种控制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亲王们被严格限制在王府内,出城扫墓都需要皇帝的亲自许可。为了防止他们串通一气,后代皇帝甚至规定了“二王不相见”的禁令。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王爷们失去了几乎所有的自由,成了高级囚徒。由于不能从事任何社会职业,他们增加收入的方式只有一个:多生孩子。因为每个新生儿都会带来额外的俸禄。于是,“利禄之厚如此”,他们纷纷广纳妾媵,以求多子多福。
在“制度”的驱使下,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皇族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生殖竞赛。各地的王爷们在床上拼命播撒种子,为了增加生育效率,他们甚至制定了妻妾们的生理期表,按期临幸。在这场紧张的床笫战争中,生育纪录不断被刷新。
这一制度不仅引发了皇族内部的竞争和纷争,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尽管皇帝们试图通过强化控制来维护其统治地位,但这种做法却适得其反。最终,这种极端的皇族政策不仅未能实现皇帝的初衷,反而加剧了皇族之间的纷争和社会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