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累计为湖北等地区调拨医用防护服超800万件
在人民网北京的一次重要发布会上,一场关于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及储备工作的信息风暴引起了广泛关注。就在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向外界详细阐述了他们为应对疫情所做的努力。截至4月2日,他们为湖北等地区调配的物资数量惊人:医用防护服超过800万件,医用隔离面罩(眼罩)达165万个,免洗手消毒液重量超过357吨,手持红外测温仪数量达到66万台,还有负压救护车1000余辆以及呼吸机等其他医疗救治设备超过7万台套。这些物资对于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医疗物资需求急剧上升,春节期间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给保障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工信部与医疗物资保障组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四个体系”,以应对这一挑战。
首先是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体系。这是一个由工信部牵头、多个部门参与的团队,每日对各类物资进行统一调度指挥,就如同一个精密的时钟,确保每一刻都在有序运转。
其次是精准的需求对接体系。他们与中央指导组及国家卫健委紧密合作,每日对接汇总各地需求,特别是对湖北地区的保障,他们按照精准的计划进行生产保供工作。
接下来是全产业链生产保障体系。为了支持企业生产,他们推出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措施,并协调药监部门加快生产资质审批。针对重点物资生产企业,他们甚至派出特派员驻厂,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最后是灵活高效的收储调拨体系。他们组织收储企业对企业生产物资进行临时收储,并建立了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他们甚至每3小时就调度一次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和发货情况,以确保重点地区的需求得到满足。
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的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