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初一到朱重八,朱元璋与刘伯温祖辈的
在淮河之畔,有一位名叫朱初一的百姓,他水性极佳,靠捕捉鱼虾为生。有一天,一位神秘的书生来到此地,他常常站在河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河水,似乎想要洞察其深藏的奥秘。他的目光如炬,不管日夜,只要有他身影的出现,淮河的岸边总会有一道孤独的背影,令人不禁好奇。
朱初一每日忙于生计,却也不禁被这位书生的行为所吸引。在日复一日的观察与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终于忍不住上前询问。原来这位书生精通风水之术,偶然来到此地,发现这河底竟然隐藏着真龙之穴。他计划将先祖的遗骨葬于此地,以助其后人出将入相。尽管他看出了这一绝佳的风水宝地,却无法潜入水中完成这一任务,因为——他不会游泳。
朱初一听闻后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帮助这位书生。他决定下水将先祖的遗骨沉入河底的龙脉之地。他们选择了吉日行动。刘书生先祖的遗骨以陶器盛放,而朱初一因家境贫寒,只能以水草简单包裹。刘书生嘱咐朱初一在潜入河中后,将遗骨投入一个看似牛口的洞穴中。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河底的牛只似乎偏爱水草,张开大口吞噬了朱初一手中的水草,却拒绝接受陶器中的遗骨。经过多次尝试都失败后,朱初一愤而游出水面,向刘书生诉说了情况。刘书生思索良久,决定也用水草包裹遗骨。朱初一再次潜入河底,这一次,在刘书生的祈祷声中,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刘书生口中默念“牛口出和尚”,然而朱初一愤怒地反驳了他,认为他在诅咒自己。刘书生只好改口为“朱天子、刘为相”。
据说朱初一就是后来的先祖朱元璋。在年少时因家境贫困被迫削发为僧。而那位精通风水的刘书生的后代,传说中因为祖上的一次不守诺言而遭到了权臣的毒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恩图报的重要性。懂得感恩的人不仅能为自己带来好运,也能为子孙后代积累福气。这个故事也警示我们不应轻易违背承诺,否则可能会遭受不幸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