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 我没有儿子 美猴王传人全球找
再度演绎美猴王:六小龄童的坚持与期待
搜狐娱乐讯 据北京晚报报道,近日,六小龄童在其首部自传《行者》的发布会上透露,有意再度扮演经典角色孙悟空。今年年初,随着网络上关于“大圣归来”的热议,这位已经有着丰富表演经验的艺术家感受到了一种英雄归来的情感共鸣。
在发布会现场,六小龄童不仅展示了孙悟空的各种造型,还教授孩子们舞金箍棒。他激动地说:“站在这个舞台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兴奋。今年恰逢特殊时刻,我是六小龄童,三个六相聚,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六小龄童对红有独钟,不仅在平日里偏爱红色服饰,在发布会上也选择了红衬衫。他解释说:“红色象征着青春活力与精神,孙悟空的戏曲脸谱主色调也是红色,它代表着智慧与正义。”
发布会开始前,沙和尚的扮演者刘大刚突然现身,令六小龄童感慨万分,他们的深厚友情令人感动。而在新电影《敢问路在何方》的制作过程中,六小龄童与86版《西游记》的原班人马再次合作,包括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和汪粤。
关于《行者》这部自传,六小龄童表示:“这是我首次执笔写的自传,跟以前的书有很大不同。”他提到,今年是猴年,也是《西游记》之父吴承恩诞辰510周年、他的二哥小六龄童去世50周年以及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播出30周年,这些特殊的年份让他决定出版这本个人传记。
在专访中,当谈到今年央视春晚未能登台引发观众关注时,六小龄童表示:“观众心里希望的是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出现在晚会上,而非戏曲中的孙悟空。”他坚信自己会在原基础上做得更好,并努力克服年龄和体力上的挑战。对于现在电影中各种各样的孙悟空形象,他表示:“神在先,技在后。”他认为演员需要有演技,不能仅靠高科技。
面对人生的低谷和寂寞,六小龄童表示:“一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高有低的,我总结的就是‘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他坦言,《行者》中的那句“巅峰过后是低谷,热闹过后是寂寞”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对于他来说,孙悟空的角色就像他人生的珠穆朗玛峰,无法超越,但他依然会坚持并努力演绎得更好。后来我明白了,孙悟空的冒险故事不能仅仅停留在他的大闹天宫。他还需要跟随师傅西天取经,继续他的传奇之旅。当红时,他备受瞩目,接受各种采访,当热度稍减,他又如何继续前行呢?他选择了学习新的技能,积蓄力量,为下一次的冒险做准备。
面对记者的采访,六小龄童谈及家族猴戏的世代传承。他表示,作为猴戏世家,从祖辈开始,猴戏的传承一直是家族的重要使命。他并没有儿子来直接继承这一传统,女儿对猴戏虽有浓厚兴趣,但他更希望她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对于孙悟空角色的传承,六小龄冯骥才先生曾表示不希望六小龄童成为末代猴王。六小龄童深知这一点,他希望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培养新的孙悟空。未来定会有新的猴王崛起,他也欢迎各界推荐有潜力的候选人。
关于他的自传,六小龄童决定采用全球读者投票征书名的独特方式。他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读者的提议,最终选择了“行者”作为书名,正如联想集团的杨元庆先生在微博上所建议的那样。封面则选择了在沙漠中的美猴王形象,既未采用剧照,也未简单使用自己的照片。这一切都是为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北京晚报》作为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报道了这本书的出版,呼吁广大读者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
除了这些,六小龄童还分享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花絮——他的尼泊尔之行。他被尼泊尔总统亲自接见,并担任中尼文化友好使者。在去尼泊尔的途中,他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空中冒险。乘坐螺旋桨式小型飞机从加德满都飞往蓝毗尼的短短40分钟里,飞机剧烈颠簸,直冲而下,客舱内充满乘客的尖叫声。幸运的是,他最终安全抵达,参拜了佛祖的出生地。这一晚,成千上万的蜡烛点亮,场面震撼人心。六小龄童回顾自己的57年艺术人生,感慨万分,仿佛经历了凤凰涅槃,再获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