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四大流量
《盗墓笔记》:一部引领暑期档的热潮的电影
引子:《盗墓笔记》或将成为今年暑期档首部票房突破10亿的大片。鹿晗与井柏然的出色演绎,使得这部影片成为最具看点之一。
《盗墓笔记》磅礴来袭,瞬间吹皱了暑期档过于平静的这一池春水,激活了粉丝、影迷、观众的观影热情,成为今夏暑期档最具分量的一部史诗级神幻、动作、青春大片。源自经典IP的《盗墓笔记》自开拍之日起就备受关注,每一次的动态都能引发新一轮的关注热潮。
《盗墓笔记》是一部正宗的、真正的盗墓电影,更是一部完成度较高的商业电影。与以往国产大片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的主演们都是青春气息十足的小鲜肉和小仙女,展现了片方对大众市场走向和观众娱乐心理的精准把控。
影片的故事剧情紧凑且走心,尤其是前半部分的铺垫和细节铺埋,都显示出影片制作团队的匠心独运。进入墓穴后的场景更是纯正范儿十足的“盗墓模式”,满足了原著粉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为非原著粉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盗墓笔记》在对墓穴的打造上极尽用心。那些足以致命的小机关的设置,层层递进,步步惊心。细节把控的极为细腻且颇具想象力,从而让观众大有一种身临其境于墓穴之中的真实体验感。突发性、意外性的设计,更是让喜欢冒险、、猎奇、猎异的观众倍感吸引。
除了对墓穴的精心打造,《盗墓笔记》的动作设计也非常干净利落,承袭了经典港片的精髓与精华。满屏的视觉特效虽然过多、饱满,甚至不乏粗糙的嫌疑,但仍然让人目不暇接,堪称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盗墓笔记》的终极命题还是关于拯救人类的故事。张起灵的舍己为人,无邪的舍生忘死,正邪对决,人性鏖战,除妖降魔,令人目不暇接。这部电影的上映,犹如甘霖一片,激活了暑期档匮乏已久的活力,成为救市的一根重要稻草。
四大流量:曾经的荣光与现在的挑战
最近鹿晗因为正常发挥演了个烂电影而遭受了不少批评。回望2016年暑期档,他与《盗墓笔记》曾共同创造了10亿票房的佳绩。那是流量们过得最好的时候:片酬高,观众也还算买账。
2016年也是“四大流量”这个名词诞生的年份。这四位流量小生——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当时红极一时,他们的影响力在影坛上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然而如今,随着电影市场的变化,流量们的荣光是否还在?他们还能剩下多少流量?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盗墓笔记》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无论是剧情、演员的表现还是制作团队的用心,都让人对其充满了期待。而“四大流量”的命运也将是今年电影市场的一大看点,他们能否继续延续昔日的荣光,还是会被市场所淘汰?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在2017年的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鹿晗位居第二,当时“四大流量”的概念风头正劲,占据榜单前十一的显著位置。仅仅两年过去,到了2019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发布时刻,旧日的“四大流量”位次显著下滑。这一转变,仿佛揭示了娱乐圈快速更迭的节奏,如同流水般无情,使得昔日的荣光逐渐褪去。
回首那个夏天,蔡徐坤、朱一龙等新一代顶流的崛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们如同璀璨的新星,以强大的影响力和人气迅速占领市场,使得原本的“四大流量”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在媒体和网友们的热议中,关于“新四大流量”的议题逐渐浮出水面。
到了2018年末,搜狐娱乐评选出的新四大流量名单揭晓:蔡徐坤、易烊千玺、朱一龙和吴亦凡等人崭露头角。在这其中,只有吴亦凡得以在更替中稳住阵脚,凭借年度流行语“skr”成功保住江湖地位。
不难看出,“顶级流量”的名单似乎在不断地变化,新的明星不断涌现,使得“新四大流量”至今仍然没有定论。这并不影响我们观察到一个事实:原先的“四大流量”已经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流量优势。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娱乐圈中,新的顶流不断涌现,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是无数次的努力和付出。而观众们也在享受这种多元化的娱乐体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娱乐圈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