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两次升级 网综的大片时代进入哑铃型格局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综艺节目的形态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电视时代到网络时代,综艺节目的发展犹如搭乘了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断迭代更新。仅仅十年时间,网络综艺节目就已经进入了自己的“大片时代”。
回顾国内综艺的起源,不得不提到央视春晚。这个始于1983年的大型综艺晚会,让电视综艺这种娱乐形式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与此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也为中国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角,预示了人类文明正在经历的第三次科技浪潮。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综艺领域也不例外。
电视综艺经历了黄金时代后,网综开始崭露头角。最初的网络综艺节目大多是小成本制作,内容偏向娱乐八卦。但随着互联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综艺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消遣娱乐的主要渠道。到了2015年,网络自制节目元年到来,《奇葩说》等谈话类节目一夜之间让网综走红。仅仅几年时间,网综市场便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
如今,网络综艺已经成为行业创新的新引擎。从最初的追赶、学习,到如今与电视综艺的合作与超越,网络综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超级网综正面临二次升级,正式开启网综的全面大片时代。像《这!就是街舞》这样的超级网综,投入已经超过了1.5亿,成为网综市场的新标杆。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网络综艺节目不仅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从最初的模仿电视综艺,到如今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自主原创,网络综艺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未来的网络综艺节目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涵盖更多的领域和题材,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让我们一起期待网络综艺节目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感动。也希望网络综艺节目能够继续坚守道德底线,为观众带来健康、积极向上的娱乐内容。在数字浪潮之下,网络综艺行业在2018年跃入了全新的“大片时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投入的不断升级。随着各大平台的纷纷入场,网络综艺的创新周期也大大缩短,而其对网络综艺的投入也从早期的千万量级跃进到如今的5000万至8000万的区间。在这一时期,超级网综以其独特的魅力崭露头角,《这!就是街舞》等佼佼者更是在投入上突破1.5亿大关。
在这一转变中,越来越多的电视综艺专业团队也开始转向互联网平台,他们带来了更加专业化的内容制作能力。以《火星情报局》和《这!就是街舞》为例,其背后的制作团队分别来自湖南卫视和灿星文化,而“这!就是系列”更是邀请了舞美、编舞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国际团队参与。这种专业力量的汇聚,使得网综行业逐渐摆脱了过去的局限,开始向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商业模式也在逐渐丰富,网综的盈利可能性在不断增加。随着优酷等平台的营销体系逐渐完善,网综的商业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网综市场呈现出了哑铃型格局。一端是像《火星情报局》《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这样高度聚集资源和注意力的超级网综,它们追求大投入、大制作、大产出,但同时也面临更大的风险。另一端则是更加关注特定市场人群的精准网综,它们以垂直领域为突破口,以“小而美”的定位赢得了观众的心。
面对这样的格局变化,网综的最大对手其实并不是外部的竞争者或者其他娱乐形式,而是自己。用户欣赏水平的提高和耐心的下降都要求网综制作在叙事结构、内容亮点关联和情节连续性上有所创新。正如杨伟东所说,我们不能因为用户利用碎片化的短视频来消费综艺片段,就将综艺节目创作得过于碎片化或段子化。相反,我们应该通过更加精细的叙事和更加深入的内容挖掘,来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同。
网络综艺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内容质量、紧跟用户需求的网综节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