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北伐都失败了,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还那么高?
全新解读介绍诸葛亮:一代智者的传奇人生
你是否知道诸葛亮五次北伐的传奇故事?今天,奇闻奇网的小编带你走进诸葛亮的传奇人生,探寻背后的真相。
当我们谈及诸葛亮,总会想起他五次北伐的悲壮历程。其中一次,他与曹魏在渭水相持,相持了整整一百多天。积劳成疾的诸葛亮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留下了一代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英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尽管北伐未能成功,但诸葛亮为何还能受到后人的尊重,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蜀汉皇帝刘禅对诸葛亮的评价极高,称他的文治武功威震天下,所建功勋卓越非凡。作为蜀汉的皇帝,刘禅的肯定无疑为诸葛亮的能力和成绩作了最好的背书。
《志·诸葛亮传》中记载,诸葛亮整饬军队,每年征战,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其建功立业之雄心,堪比伊、周之巨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更是极高,称他为识治之良才,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能得到作者的如此赞誉,足以证明诸葛亮的非凡才华。
就连诸葛亮的对手、敌人司马懿也对诸葛亮赞不绝口,称他为天下奇才。
钟会伐蜀时,甚至亲自到诸葛亮的庙里祭拜,并严令士兵不得在诸葛亮的墓地周围砍柴樵采,尊敬有加。
后世对诸葛亮的评价更是极高,称赞他为千古明相,甚至成为智慧的代名词。
诸葛亮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不仅因为他的才华和精神,更因为他一生忠于理想、汉室以及自己的人生信条。他明知蜀汉力量弱小,但仍不屈不挠地为之努力,奋斗一生,直至献出生命。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原,铲除凶逆,恢复汉室,使国家统一,让百姓过上安定的好日子。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诸葛亮的伟大之处。他的一生,是对这一理想的坚守和追求,至死不渝。这样的诸葛亮,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