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继位后有哪些所作所为?他到底是纯还是蠢?
今天,迷奇闻网带大家了解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在春秋霸业的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被誉为无韵之笔的《》中,有这样一位春秋霸主,虽坐拥五霸之名,却未能真正施展五霸之实。他坚守古老的军礼,然而这却使他惨败,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年轻时的他,推位让国,赢得了美名远扬;当他即位为君后,却遭遇了人生的转折。他恪守《司马法》的军规,却因此导致兵败如山倒,成为千古的笑柄。
黄仁宇曾说,春秋时代是一场贵族的战争,双方遵守一定的规则,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体育竞技。在这个大变革的时期,贵族式的战争逐渐被兵者的诡道所取代。而我们的主角——宋襄公,则成为了这个时代变革的牺牲品。
宋襄公的故事从他还是太子时开始。他有一个兄弟目夷,虽为庶母所生,但没有继承权。宋襄公被立为太子多年,他的未来即位是众望所归。在礼法尚未完全崩坏的春秋初期,宋襄公的继位是相对有保障的。他的一次以目夷更为有能力而让位给目夷的行为,虽然存在炒作之嫌,但也不排除是真心的退位让贤。
宋襄公即位后的行为却令人大跌眼镜。父亲宋桓公去世后,他急不可耐地参与会盟,甚至答应帮助其他国家的太子即位。太子昭即位后,他又强行要求当盟主,引发齐楚两国的不满。他的行为越来越残暴,甚至绑架了滕国国君来立威。司马子鱼针对他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宋襄公并没有从之前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在前两次会盟的胡作非为非但没有让他反省,反而变本加厉。在第三次会盟中,他不听劝告,执意要举行会盟,结果被楚国俘虏。虽然在诸侯的调解下被放回,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最终,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效仿齐桓公讨伐亲近蛮夷的国度。在这场战争中,他两次拒绝目夷的劝告,坚持等到楚军准备完毕再出击。结果,宋国大败,宋襄公受伤不治身亡。
回顾宋襄公的生平,他的行为表明他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他坚守古老的军礼和规则,然而这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成功和尊重。相反,他的行为成为了历史的笑柄,让人不禁思考,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守成之君与冥顽不化的蠢人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