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如果魏延不死又会怎么样
【介绍历史真相】蜀汉大将魏延的命运介绍:究竟为何成为众矢之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魏延的身影引人注目。这位蜀汉大将为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的人生经历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跟随迷奇闻网一起历史上的蜀汉,一竟。
魏延因在长沙斩杀太守韩玄、救下大将并献城投降而名声大噪。他的命运却因此引发了一系列波折。关羽引荐魏延,但孔明却欲将其推出去斩首。刘备对此深感惊讶,询问缘由。诸葛亮的回答是魏延不忠不义,而且他还观察到魏延脑后有反骨,担心其日后反叛。
诸葛亮对魏延的猜疑和防备,使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延成为蜀汉的第一猛将,对诸葛亮的军令产生了抵触情绪。诸葛亮临死前担心魏延会造反,安排了马岱来防备他。最终,魏延因不服从命令而被斩杀。这一事件在《演义》中被描绘成诸葛亮预见到魏延会反叛,并设下圈套使其死亡。
在正史中,并没有诸葛亮安排杀魏延的记载。魏延因屡立战功而声名显赫,许多将领对其心服口服。唯独杨仪对魏延心生不满,两人关系水火不容。诸葛亮在临死前撤军的安排中并没有包含对魏延的处置。他任命杨仪等人负责撤军,命令魏延断后。这表明诸葛亮并没有把握魏延会反叛。
魏延作为蜀中大将,威望极高,为何诸葛亮没有将临时大权交给他呢?这是因为诸葛亮对魏延的了解。他知道魏延性格狂傲,如果让他执掌大权,可能会执行冒险的计划,给蜀汉带来损失。例如,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想效仿韩信暗度陈仓的战略一举夺取关中。诸葛亮因担心冒险而否决了这一计划。
当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的狂傲和不满情绪爆发。他认为自己应该成为蜀军的主宰,而不是听从杨仪的命令。这种情绪导致他率军阻拦杨仪的大军。最终,魏延因行事偏激而遭马岱追杀身亡。
那么,假设魏延不死,蜀汉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人能够改变的。即使魏延活下来,面对与魏国悬殊的实力差距,蜀汉也难以改变走向灭亡的命运。除非魏国发生大的动乱或其他外部因素出现变化否则即便有诸葛亮和魏延联手也难以改变历史的大势。因此即使魏延活着蜀汉也将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