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世界第二大兵工厂的捷克为什么不战而降?
在历史的尘埃中,有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那是1939年3月15日,德国的铁蹄无情地踏入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地。仅仅十八个小时,德国军队就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许多人会问,拥有百万装备精良的捷克斯洛伐克为何没有抵抗,选择了投降?这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真相。
让我们来看看捷克的实力。捷克虽然是世界顶级的工业强国,但面对德国这个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其战略纵深小、人口少、农业和轻工业相对薄弱的劣势暴露无遗。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后,实力大增,已然无人能敌。捷克与之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与其拼个鱼死网破,不如选择投降,换取德国的优待。
再说说捷克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捷克军队曾是其自豪的招牌。但在损失了苏台德地区后,国力受挫,许多军人离心离德,逃离了捷克。原本38个满员的师,只剩下16个不满编的师,如何抵挡得住德国军队的猛烈进攻?不是捷克不想抵抗,而是实在无力抵抗,投降是无奈也是最好的选择。
而国内形势的复杂,也让捷克束手无策。在德国入侵前,捷克境内的波西米亚、摩拉维、斯洛伐克等地区已经倒向了德国。德国军队尚未到达,这些地方就已经宣布接受德国“保护”。捷克面对这样的局势,也是束手无策,投降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更令人心寒的是,捷克的盟友波兰在德国入侵时并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趁火打劫,占领了捷克的切欣地区。这对于捷克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捷克感到英法的不靠谱,再加上波兰的背叛,让捷克人对盟友彻底失望。在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捷克人愤怒地投入了战斗,比德国人还要拼命,一马当先地攻入了波兰,让波兰人目瞪口呆。
捷克斯洛伐克的投降并非软弱,而是面对强敌和复杂局势的无奈之举。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大自己,才能真正地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