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月奇迹成遗憾 二人离婚4年后 王小玮现
玖月奇迹的遗憾延续,王小玮现今如何?《大宋宫词》中的刘娥又有怎样的原型?
玖月奇迹的遗憾
曾经,玖月奇迹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出色的才艺,成为家喻户晓的组合。王小玮的双排键演奏更是为组合增添了不少色彩。两人合作多年,恋爱更是长达十多年,最终步入婚姻殿堂,被誉为神仙眷侣。婚姻只维持了四年便分道扬镳,令人唏嘘不已。如今,王小海逐渐淡出公众视线,而王小玮依旧在娱乐圈打拼,却难复往昔风采。更有传言她与徐子崴组成新搭档,但“玖月奇迹”已不再是曾经的奇迹,成为许多粉丝心中的遗憾。
王小玮的现状
离婚后的王小玮,继续在娱乐圈闯荡。她多次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与徐子崴一起参加演出的视频,引发网友对新搭档的猜测。虽然王小玮依旧打着“玖月奇迹”的旗号,但风光已不复存在。发布的新歌未能引起太多关注。
《大宋宫词》中的刘娥
《大宋宫词》中的刘娥,其原型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刘娥是一个传奇女性,原本为四川孤女,后嫁给银匠龚美,来到京城谋生。她被宋真宗赵恒看上,成为王府一员。虽然得到赵恒的喜爱,但因其出身卑微,未得到宋太宗的认可。宋太宗死后,赵恒继位成为皇帝,把刘娥接进皇宫。经过一系列波折,刘娥最终成为皇后,并在事业上成为赵恒的得力助手,处理朝政事务。她在历史上的形象是一个聪明能干、有远见的女性。
“玖月奇迹”的遗憾和《大宋宫词》中刘娥的故事都是令人感慨的存在。王小玮在离婚后继续在娱乐圈努力,而刘娥作为一个传奇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此,刘娥成为了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女性角色,她的影响力堪比吕雉和武则天。她不仅赏罚有度,完善科举制度,兴办州学,为仁宗的盛世奠定基石,更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对养子赵祯倾注了无尽的爱与教诲,培养出一代仁君。在这一层面上,她甚至超越了吕雉和武则天。
刘娥的经历宛如一部动人的灰姑娘故事。但她并非单纯的灰姑娘,她的智慧和学识是维持幸福的关键。在这个故事中,善良和学识的结合,是刘娥教给灰姑娘们如何让王子之爱永不消退的秘籍。而这一切的成就,都是刘娥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赢得的。
刘娥的原型无疑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作为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她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主。宋真宗驾崩后,她以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军国大事均由其决断。刘娥没有让真宗失望,她执政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结束天书运动、消除朝廷各党羽的竞争、发行世界上第一种“交子”、兴修水利等,使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她的功绩为后世所称道,被誉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大宋宫词》虽然评分在豆瓣上有所下跌,但剧中塑造的刘娥形象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位以“章献明肃刘后”载入史册的女性,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锦鲤体质的大女主。她不仅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的皇后,还在真宗去世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辅佐仁宗长达十一年,成为这一时期北宋的实际统治者。
电视剧中的刘娥似乎拥有开挂的人生,无论是毒酒还是宫廷政变,她总能化险为夷。而历史上的刘娥同样具有传奇色彩。她在真宗晚年的天禧政争中,成功打压了寇准和丁谓两大势力,左右了仁宗朝的历史走向。她的执政时期不仅奠定了北宋的繁荣基础,还得到了士大夫群体的积极配合。尽管她的出身并不显赫,但她的一生传奇程度堪比武则天。
据《宋史·后妃传》记载,刘娥的祖父曾在五代时期担任右骁卫大将军,但这并不属实。实际上,刘娥是一个平民百姓的孩子,出身并不高贵。她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后来因家庭贫困在街头卖艺谋生。这位川妹子的人生却像开了挂一样,一步步走向了辉煌。
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让人们明白努力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刘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智慧和勇气值得后世铭记。当刘娥的马车缓缓驶进繁华的京城,那时尚且只是皇子的赵恒,也就是后来的真宗赵恒,已对天下传闻中的蜀地女子的聪明才智心生向往。他轻启朱唇,低语:“蜀妇人多才慧,吾欲求之。”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的赵元侃(周渝民饰)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皇子的形象,更是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的青年。他托手下张耆为他寻找那位特殊的川妹子。此刻的刘娥,命运之轮已开始转动。
刘娥的抵达,仿佛一颗明珠落入了王府的深宅大院。她的出现,在襄王府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按照《宋史》的记载,刘娥在年仅十五岁就进入了襄王府。这在当下看来,就像是一个仪表堂堂的年轻富二代与一位大龄且有过婚史的四线小艺人之间的火热情感。这样的故事线,无疑会引发豪门深宅内的种种风波。
襄王的奶妈秦国夫人将此事告上了宋太宗那里,引发了一场风波。宋太宗闻讯大为震怒,试图阻断这段情感。襄王的行为却展现出了当时社会对再嫁女的包容。他巧妙地安顿刘娥在王府给事中张耆家,展现出了他对情感的坚持和对社会的开放态度的理解。
张耆的嚣张行为,每天在王府值夜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领着王府的俸禄,养着王爷的女人,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这种无所顾忌的行为更加突显了宋代社会对女性再婚的包容态度。这与唐朝皇室的一些看似“有损名节”的行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刘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宋社会保留了大唐帝国的开放包容。这种开放不仅仅体现在皇室中,还体现在士大夫家庭中。例如范仲淹订立的《义庄规矩》对再嫁女子的资助优于男子再娶,这显示了社会对再嫁女的尊重与接纳。
刘娥遇到襄王,就像灰姑娘遇到王子,尽管过程曲折但结局充满惊喜。她的锦鲤体质再次发光。原本作为排行第三的皇子,襄王的行为在父亲眼中或许有些丢人,但并未引发大的风波。大哥赵元佐发疯,二哥赵元僖意外身亡,真宗得以顺利登基,成为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后并未忘记陪伴他共患难的刘娥。她不仅被接入宫中封为美人,更在短时间内地位迅速上升,最终成为后宫中最受尊崇的德妃。真宗甚至有意将她立为皇后,尽管这一举动遭到了朝中众臣的反对。
“门当户对”的观念,成为了刘娥成为皇后的最大阻碍。向敏中、李迪、寇准等人接连上疏,坚持认为刘娥出身寒微,不足以母仪天下。在反对刘娥立后的争论中,人们对她作为二婚女人的看法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这足以表明,宋代社会对于再嫁妇女并无歧视之意。
尽管一些宋人嘴上喊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观念并未占据主流。真宗皇帝对刘娥的感情坚如磐石,他无视了外界的质疑,于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册封刘娥为皇后。
据说,王旦这位真宗的“股肱重臣”,在最后一刻的松口,对刘娥成为皇后起到了关键作用。王旦在李沆之后担任真宗朝的宰相,一做就是十二年,他的意见真宗无疑十分重视。刘娥对此也必然心知肚明。
就在君臣双方为立后一事争执不休之际,王旦突然请假,刘娥担心这是王旦抗议真宗一意孤行的表示。于是,她劝说真宗应该暂缓立后之事。或许刘娥的这番话被真宗透露给了王旦,这位老臣感到心中受用,随后上疏表示他不反对刘娥成为皇后。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刘娥的聪慧。
时光荏苒,刘娥成为皇后的这一年,她已经四十三岁了。她进入襄王府的大门也已过去了二十多年。正如许多宋史学者所言,刘娥能够母仪天下、入主中宫,绝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多的是凭借她的聪明才智。
史载,刘娥性格警觉敏锐,通晓书史,了解朝廷事务。真宗退朝后,阅读全国各地的奏章经常至半夜,刘娥都能预闻。宫中的事情被询问时,她总能引用先例来回答。
刘娥能实现灰姑娘般的逆袭,除了要感谢遇到真爱外,还要感谢她所处的时代。宋朝虽然并非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却是一个较为开明的时代。相比于那些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来禁锢女性的时代,宋朝无疑是一个更加宽容的时代。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969—1033),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其家本在太原,后迁居益州,被称为华阳人。刘娥年方十五便进入赵恒的襄王府。宋真宗即位后,将她册封为美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立德妃刘氏为皇后。
在真宗驾崩、仁宗即位之后,刘娥逐渐预政。她召见群臣于承明殿,揭露了宰相丁谓瞒上欺下、勾结内廷宦官雷允恭的证据,将其罢相并抄没家产。她还致力于改革伪造货币之弊,设立“益州交子务”。世界上第一种——“官交子”应运而生,比西方早了600多年。
刘娥的威名并非只来自于她的手腕。她的智慧与勇气同样令人钦佩。在小臣方仲弓上书请求立刘氏庙的中,她坚决拒绝了这个提议,并表达出对先祖的尊重与敬仰。
明道二年(1033),刘娥逝世,享年65岁,谥号“章献明肃”。她的离世在朝廷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帝见左右泣曰:“太后疾不能言……”帝悟其意不在服饰而在于忠诚之心终以后服敛之展现出深深的哀思与敬仰之情。”